四君子一一梅兰菊竹
君子,称有德行者。《论语》中云:”君子怀德。”即为”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”又为”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”
中国古代把花木誉为”四君子”的,多指梅、兰、菊、竹。
古今名人对”四君子”多有赞颂。
梅
(宋)陆游的”雪虐风饕愈凛然,花中气节最高坚。”抒梅之气节。(元)高明的”不经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。”更是一种人生哲理。领袖诗人毛泽东赞以”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,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。”抒发一个革命家的博大胸怀。近期,王冕的《墨梅图》题诗:”不要人夸好颜色,只留清气满乾坤。”被习近平引用,用来表达中国人民的伟大自信精神。
兰
(清)何绍基的”香逾淡处偏成蜜,色到真时欲化云。”赞其香与色。(清)程樊的”兰为王者香,芳馥清风里。从来岩空姿,不竞繁花美。”颂其王者香。(元)谢宗可的”霜节百年期共老,国香一点为谁争?”称其为国香。(明)文征明的”坐久不知香在室,推窗时有蝶飞来。”描其奇幽香。
菊
(元)杨显之的”黄花金碧眼,红中火龙鳞。”状菊花鲜艳。(宋)欧阳修的”耐寒惟有东篱菊,金蕊繁开晓更清。”写菊花清逸。(宋)陆游的”菊花如志士,过时有余香。”喻菊花志士。(清)曹雪芹的”一从陶令平章后,千古高风说到今。”说菊花风格。(宋)宋淑贞的”宁可抱香枝头老,不随黄叶舞秋风。”赞菊花晚节。至于(唐)黄巢的”冲天香阵透长安,满城尽带黄金甲。”更是志向的一种宣示。
竹
(五代)孙岘的”万物中潇洒,修篁独逸群。贞姿曾冒雪,高节欲凌云。”写竹之高节。(宋)苏轼的”萧然风雪意,可折不可辱。雨霁竹已回,猗猗散青玉。”说竹之贞洁。(明)郑板桥的《竹石》诗:”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南西北风。”被习近平同志用来勉励青年人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。郑板桥的另一首诗:”衙斋卧听箫箫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。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”又被习近平同志引用,教导每一位干部要十分关心群众的生活。叶剑英元帅曾作诗:”彩笔凌云画溢思,虚心劲节是吾师。人生贵有胸中竹,经得艰难考验时。”抒发一位老帅的情怀。
最后,作《绝句》一首赞之:
梅枝寒逸凛然气,
兰叶寂幽香溢仙。
菊蕊似金斗霜烈,
竹节贞挺守心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