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思随笔
(一)
秋色斑斓,落日酡红,那么的丰满和热情。然而秋色也斑驳,黄叶翩跹,增添丝丝愁思。“露寒波冷翠荷凋。”一塘荷叶,秋风败叶苍苍,乱得有些杂芜,视之,惨然;思之,惆怅。其中,几枝莲蓬,在寒风中坚挺,似乎以多孔的喇叭,在向大地传声:再见!
山野,挺拔的银杏,在萧索的秋风中,一枚两枚,把金色的叶片,愉快地飘落,满地金色,把山野妆点得如梦如幻。那银杏果,露出丰硕的姿态,缀满了枝头。
“红衣落尽暗香残”,然而果实累累。成熟和谢落,周而复始。只要你无愧于母土,无愧于阳光,傲然笑着像进入生命循环的新历程。
(二)
楼下庭园,一把藤椅休憩。仰望星空,“亭亭月将圆”,泻下一地银辉,四野一片宁静。
渐渐地,水岸边随风吹来虫鸣声。若隐若现,唧唧呤呤。细听,“秋声是蟋蟀”,这是蟋蟀侧身草丛欢乐地演奏管弦,这是藏在瓦砾堆中的金玲子在弹拨月琴,那是躲在藤蔓花间的纺织娘在羞涩地唱着情歌,还有那叫不出名的小精灵在岸边田边伴唱……高低错落,遥相呼应。
听着,静静地听着。一会儿清越,一会儿婉转,一会儿嘈嘈切切似浪击,一会儿细语丝丝如波平。老先生叶圣陶说得好:“明耀的星月或者徐缓的凉风看守着整夜,在这境界这时间唯一的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秋虫的合奏。它高、低、宏、徐、细、疾、作、歇,仿佛曾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,所以这样的无可批评,踌躇满志。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秘的乐师;众妙毕集,各抒灵趣,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?”
一生一秋,秋始它生,秋去它息。生命虽短暂,秋虫不在意。它照样地呼吸,它照样地歌唱,歌唱大自然,歌颂生命,它们懂得珍惜。
(三)
暂歇山顶小亭,仰望,碧空如洗,澄澈万里。
清白云朵似随意泼墨上去的几许意境,潺潺湿湿。那云,淡淡的,不蔓不枝;静静的,舒舒朗朗。不再似春云缱绻,有别于夏云丛生。天高云淡,浮想翩翩:那远去的背影,那模糊的足印,那依稀的问候,那遥远的笑声……
秋雨终于来临。烟雨也绵绵,一个“愁”字凭空袭来,“秋风秋雨愁煞人”。
“淅零零雨打芭蕉”。秋日听雨,如梦如幻。雨丝如织,嘈嘈切切,时如丝帛管弦,时如群马奋蹄,时如珠落银盘。冥冥中,雁阵排空,几声凄鸣声同雨点一起跌落河中,现在和未来串成一段淡淡的涟漪。
有了春雨的喜悦,有了夏雨的热烈,也有了秋雨的忧愁,也许忧愁比喜悦、热烈更显得深沉。